每日动态!易经智慧:懂礼貌,重要性
发布时间:2023-05-28 18:04:14
来源:易家讲坛
俗话说“人无礼不立”。“文明礼貌”不只是一句口号,更可能是我们人际关系破冰制胜的“法宝”。 “礼”源自《易经》天泽履卦。《易经》中有很多卦名有不同的称呼,如乾卦又称“键”,坤卦又称“川”,履卦又称“礼”。 《易经》可以作为解释万事万物的“底层逻辑”,它是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,一种行为,一套方法而困惑时,研究《易经》及其关联的典籍,总会找到答案。 一、《说文解字》之“礼”《说文解字》说: 礼(禮),履也。所以事神致福也。 “礼”的繁体字为 禮,从示,豊者,其器也。示,代表祭祀、祈福;豊,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。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礼器- 豊 豊的甲骨文和金文 二、《周易》履卦与“礼”《说文》直接说“礼, 履也。” 履卦是《周易》中第10卦,第9卦是小蓄卦,根据卦序解释:物畜然后有礼,故受之以履。 《管子》也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,可见“礼”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的。 履卦原文: 履。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 象曰:上天下泽,履。君子以辨上下,定民志。履卦的物象是天下有大泽,这里的泽不仅指湖泽,更是沼泽。 说明, 我们做人做事要处处小心行动,如在沼泽之上,稍不留意就会深陷泥淖。所以强调君子要深明大义,分清上下尊卑,坚定民意。礼是一种社会秩序,如果一个人不按秩序规则办事,为所欲为,破坏了社会秩序或群体规则,那自然是危险的,受到惩罚也是难免的,最终会让自己身陷囹圄,被众人所孤立甚至抛弃。 《彖传》中说:履,柔履刚也。履,阴柔履阳刚。这里显然有《老子》尚柔的意味。 纵观“履”卦全文,与“老虎”发生了联系。这是为何呢? 《周易》解卦的一个方法要看本卦、动爻和变卦,我们看履卦有五个阳爻,一个阴爻,物以稀为贵,所以阴爻所在的位置和爻辞是破译履卦的核心,把阴爻看做变爻,那履卦就是由乾卦三爻变卦而来,乾卦的三爻爻辞是什么呢? “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。厉无咎。”是不是有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之意? 再看履卦的三爻爻辞: 六三。眇能视,跛能履。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为于大君。象曰:眇能视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与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当也。武人为于大君,志刚也。 瞎了一只眼,瘸了一条腿,不小心踩到老虎尾巴,被老虎咬到。这是大凶之象啊。 是不是也很危险。 为什么会这样? 因为《周易》是讲究规则和秩序的,六三爻为阳爻位置,却变成阴爻,显然在这个位置的阴爻是不中不正的,阴爻却又志向阳刚,必定会有伤害。这就告诫我们 能力不足,心术不正,而贪求,必定有灾害,正所谓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。 所以,想要改变危险的处境,就要遵循规则,于是《履卦》九五,给出了解决方案:夬履,贞厉。刚毅果断,小心行动,要提防危险。 这样才能最终到达 上九的境界:视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回望自己的奋斗历程,从各个方面考察得失,大吉大利。 《象传》进一步解释了:元吉在上,大有庆也。极为吉祥,高居尊上之位,表明有大的福分值得庆祝。 可见,遵循履卦的秩序与规则,处于险境才会有惊无险。 三、“礼”与“虚情假义”之正解再回看黄石公 《素书》对“道德仁义礼”的排序,礼在最后,前面是“义”,可见古人对“仁义”更看重,一个人即使不懂礼节,但有仁义,也是值得肯定的。 比如有个成语叫“虚情假意”或“虚情假义”,我们常说“情义无价”,所以对“虚情假义”之人往往是唾弃的。 但 进一步解读这个 成语, 你会 发现, 是很有智慧的。 比如“虚” 这个字 ,我们常 评价一个人不 实在 , 会说“这个人太虚了” ,“虚 ”有虚伪之意,但 “虚”的本意却不只是“虚伪”,“虚”的本意为“大”的意思,意不意外。 《说文解字》说,虚,大丘也。昆仑丘谓之昆仑虚。由此可见,“虚”非但不“虚”而且非常“实”,是大土丘或大建筑,总之是个大实体。 《老子》有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”。这里的 “虚”也有浩大之意,无非后人延伸为夸大,虚幻了。 可见,“虚情假义”之“虚情”有“博爱”的意味。 再看“假义”的“假”字。《说文》:从人,叚( jiǎ)声,非真也。假,不是真的。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,但《广雅》进一步解释:假,借也。 《尔雅》更是说:“假,大也。”由此可见,“假”与“虚”都有“大”的意思。那么,“虚情假义”就有了另一层含义,大情大义。看到这里,你可能不服气,“虚情假义”就是虚情假义,咋到你这就变成义薄云天的“大情大义”了呢?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,比如,你家的孩子刚开始学走路,当时走不稳,踉踉跄跄,一不小心摔倒了,手上还磨破了一块皮,哇哇大哭,这时候你会很心疼,很难受,甚至很自责吧,这叫“真情实意”。 但,孩子换做别人家的,也是蹒跚学步,不小心摔倒了,磕破了手,鲜血直流,哇哇大哭,这时候,被你看到了,你会不会也难受?所谓“共情”,这时候形容你的词就比较明确了——“虚情假义”。 你的情义扩展了,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所以儒家强调“虚情假义”,这不是虚伪,可以理解为“共情”或“博爱”,这种情感以及引发的行为,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——礼。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——《左传》小至个人,大至国家,礼仪与实力相辅相成。 人类正是因为懂礼,讲礼,守礼,而使得彼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。正所谓 “有礼走遍天下,无礼寸步难行。”重视“礼”,可以解决或避免很多冲突关系和人生难题。一家之言,欢迎批评指正。 (作者:一堂国学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)
扫码添加微信
(资料图)
一堂国学微信号
国学/民俗/易经/堪舆/命名
【原创作品欢迎指正】
1.
2.
3.
4.
5.
6.
7.
8.
9.
10.
11.
12.
13.
14.
15.
16.
17.
18.
19.
20.
21.
22.
23.
24.
25.
26.
27.
28.
29.
30.
31.
32.
33.
34.
35.
36.
37.
38.
39.
40.
41.
42.
43.
44.
45.
46.
47.
48.
49.
50.
(作品持续更新中,敬请关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