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期减产、检修装置重启,聚酯终端负反馈结束了?
从3月中到4月结束,PTA价格受到现货流通紧缺的支撑,一路高涨。聚酯及织造业一直饱受成本端压榨及终端需求薄弱的“两面夹击”,可谓是“苦不堪言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如此境况下,多数聚酯及织造工厂原料备货意愿大大减弱,一方面工厂优先消耗原料库存,另一方面内外需修复不及预期,因此不少企业选择自主降负,尤其是织造业降负更为明显。而在原料端价格回调背景下,产业链利润顺利向下传导,5月以来,聚酯产品利润都相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复,其中短纤在库存较低的情境下,价格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撑,加工费迅速扩大了300元/吨以上。同时聚酯板块切片、瓶片盈利,长丝、短纤亏损收窄。
利润修复,前期减产检修装置陆续重启
利润修复,市场稍有喘息,聚酯工厂的开工瞬间转向,上周聚酯行业周产量在122.29万吨,较上期涨2.44万吨,环比涨2.04%,平均产能利用率:86.63%,较上期涨1.73%。周内虽有个别工厂检修,如洛化及实华,但聚酯行业前期减产、检修装置重启,如桐昆、新凤鸣、华西等。
国内聚酯行业周度供应增量明显,因而本周国内聚酯行业产量及产能利用率走势小幅上涨。目前来看,前期减产检修装置将继续重启,叠加市场存新装置投产计划,市场整体供应将出现小幅上涨。
聚酯产业已慢慢走出原料拉涨过快导致的终端负反馈
前期受到压抑的大小工厂,都想尽快开工,恢复生产,以弥补疫情期间的亏损。但是市场需求即使快速增长,也赶不上雨后春笋般的工厂开工及投产。截至5月23日,目前我国聚酯产能已达到7421万吨/年。
聚酯“金三银四”旺季已过,而今年的“旺季不旺”对聚酯产业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,3-4月许多胶黏短纤等企业甚至选择降价优惠出货,企业“内卷”也变成了现今的常态,涤纱等“小产品”变得不受待见,相比22年,23年涤纱出口有明显回落,其他替代品开始逐渐崭露头角。
尽管国内消费复苏,许多人仍抱有欧美经济复苏的期待,但实际上欧美坯布库存一直处于较高水平,去库速度慢,加上宏观经济环境较为消极、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,我国对欧美服装纺织的出口订单近年来一直较为冷清。在该背景下,仍然有艰难生存的聚酯/纺织产品。
不过整体来看,聚酯产业已经慢慢走出了3-4月由于PTA价格拉涨过快导致的终端负反馈,价差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收敛。截至5月22日,聚酯产业链开工率83.94%,环比上周83.46%上涨0.58%,相比于第二季度目前的最低点81.33%上升3.25%;织造业开工率73%,环比上周70%上涨4.29%,相比于第二季度目前的最低点62%上升17.74%。可以看出聚酯及织造业的开工修复还是可观的。
总的来说,聚酯需求仍在吃疫情结束的放量“老本”,实质性的内外需增长还需要具体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、原料价格以及未来投产的具体落地情况。